2018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六届“世界水日”,3月22日-28日为第三十一届“中国水周”,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“实施国家节水行动,创建节水型城市”,上海结合实际,确定主题为“建设美丽河湖,促进人水和谐”。
太和水结合主题,投身其中。
3月22日上午,由上海徐汇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、徐汇区河长制办公室主办;徐汇区市政和水务管理中心承办的“建设美丽河湖,促进人水和谐”——纪念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、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“滨江公益骑行活动”,在徐汇滨江精彩举行。
太和水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,为骑手们助威鼓劲,并送上了贴心的小礼物——微景观生态瓶。
生态瓶犹如一个微型 的“水下生态系统”,鱼、螺、贝、砂石,很是惹眼。
由太和水基地自行培育种植的水草绿菊花、伊乐藻、羽毛藻、轮叶黑藻,在光合作用下能向水中释放氧气,同时还具有强大的净化水体水质的功能,即使不换水,也能始终呈现水清鱼戏的美妙景象。
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太和水治水宗旨——采用全生态技术达到水体自净自愈的目的,深得在场人员的欢心赞叹。
“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!”
自1993年起,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: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“世界水日”,以期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,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。我国地大物博,但缺水形势同样严峻,早年前高速的城市化发展造成的水污染更如同雪上加霜。
自1994年起,我国把“中国水周”的时间由每年的7月1日改为3月22日至28日,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“世界水日”的主题,可见之水治决心。
为增强民众保护水资源的意识、增进全社会绿色发展理念,持续深化水生态文明建设,上海水务部门将今年“世界水日”的纪念活动扩展时间维度覆盖至整个上半年。旨在提高社会公众对“世界水日”“中国水周”的认知度,引导市民积极参与水环境保护,树立水忧患意识。
“滨江公益骑行活动”让市民更加真是地感受到了水治理成果,增强市民治水、护水、惜水的责任感。
同时借由“微景观生态瓶”生动地向大家传递了“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”,让现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启发:“借助自然之力,护绿水青山”,以期在全社会营造治水护水的浓厚氛围,达到“建设美丽河湖,促进人水和谐”的目的。